期刊简介
本刊是1985年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一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学研究、药物评价、药物治疗和教学培训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临床药理专业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宣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水平。刊载内容有:1.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2.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3.新药介绍及评价;4.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问题;5.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6.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药理工作者;广大的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及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和广大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6821
- 国内刊号:11-22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健康人体血浆及血中有核细胞内强的松与强的松龙的可逆代谢药代动力学
王建华;赵香兰
关键词:强的松, 强的松龙, 可逆代谢, 药代动力学, 血中有核细胞
摘要:目的:研究强的松、强的松龙在1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血浆及血中有核细胞内的可逆代谢药代动力学.方法:各受试者按随机交叉设计进行三次试验,分别为:(1)不服用药物;(2)单次口服50mg强的松;(3)单次口服50mg强的松龙.从血样中分离出血浆和有核细胞后用HPLC法测定强的松、强的松龙和可的松的浓度.结果:口服强的松后,血浆中强的松和强的松龙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43.0±11.8和443.8±198.3mg·L-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382±127和2823±943mg·h·L-1.口服强的松龙后,血浆中强的松和强的松龙的Cmax分别为47.2±14.0和538.9±92.4mg·L-1,AUC分别为335±120和3664±1170mg·h·L-1.两次给药后的强的松与强的松龙的AUC比值经统计比较有显著差异(口服强的松时为7.44±0.64,口服强的松龙时为11.01±0.57,P<0.01).其余药代动力学参数如表观分布容积(Vd)、清除率(CL)和消除半衰期(T1/2)按照可逆代谢非房室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强的松的可逆代谢和其他消除过程均比强的松龙快.强的松与强的松龙相互转化的循环分数(RF)为0.68 ± 0.08,口服强的松后,血中有核细胞内强的松和强的松龙的Cmax分别为0.90±0.27和8.93±1.78mg.10-9细胞,而口服强的松龙时,相应的Cmax分别为0.83±0.32和9.26±3.71mg.10-9细胞.血中有核细胞内浓度与血浆浓度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提示强的松和强的松龙通过被动扩散方式转运至细胞内.结果还显示细胞内强的松龙的T1/2(口服强的松和强的松龙时分别为2.11±0.67和2.57±0.35 h)明显比细胞内强的松的T1/2(口服强的松和强的松龙时分别为4.28±1.03和4.20±0.95 h)及血浆中强的松龙的T1/2(5.31±2.26 h)要短(P<0.01),结论:强的松和强的松龙间的相互转化是一种非线性过程且是人体内主要的消除过程.此外,强的松龙在细胞内的药代动力学与血浆并不完全一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