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1985年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一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学研究、药物评价、药物治疗和教学培训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临床药理专业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宣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水平。刊载内容有:1.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2.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3.新药介绍及评价;4.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问题;5.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6.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药理工作者;广大的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及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和广大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68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20/R

邮发代号: 82-14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6821
  • 国内刊号:11-22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2年第3期文章
  •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奎硫平的药代动力学

    奎硫平是近在中国上市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由于其锥体外系反应及催乳素升高等药物不良反应少的特点而倍受关注.但国内尚未见该药系统的药代动力学描述.本文就奎硫平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年龄、性别、吸烟、肝肾功能损伤等因素对这些过程造成的影响作一综述,并且就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作一描述.......

    作者:李坤艳;李焕德 刊期: 2002- 03

  • 抗感染药物新的疗效评价指标与给药方案优化

    随着对药物的体内过程和作用机制的深一步认识,人们仍然关心什么样的给药方案在临床上可以获得佳疗效.目前已经有参数如T>MMIC'AUC>MIC'AUC/MIC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药物的疗效,为确定合理给药方案提供了可以操作的依据.......

    作者:魏敏吉 刊期: 2002- 03

  • 沙利度胺的临床应用进展

    沙利度胺(反应停),初在欧洲作为镇静剂用于临床,因其有止吐作用,被大量用于孕妇.1961年,明确发现沙利度胺可引起婴儿海豹肢畸形及无肢畸形,导致该药迅速撤出市场.随后的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对许多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有治疗效果,如HIV诱导的疮疹性口腔炎、白塞氏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难治性克隆病及肿瘤等.本文就沙利度胺的多种药理作用、新的临床应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作者:刘晓琰;施安国;孙黎 刊期: 2002- 03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多西环素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多西环素的方法.方法:美国Spectra-Physics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色谱柱为InertsilODS-3.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v/v,含0.15%三氟乙酸),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室温,紫外检测波长为350nm.血清中加入内标土霉素,经C118固相萃取小柱提取后进样测定.结果:多西环素的线性范围为0.125~5.0mg@L-1......

    作者:王旗;蒋激扬;谢蜀生 刊期: 2002- 03

  • 多交叉设计生物利用度试验的等效性分析

    生物利用度研究中,对双交叉设计试验,已有成熟的等效性分析的统计方法,包括双单侧t检验法、可信区间法等.近年来,新药生物利用度研究中不时遇到采用多交叉设计的情形.为了判定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之间的等效性,双交叉设计中使用的方法难以满足要求,需借助专用于多交叉设计的生物等效性统计分析方法.本文将介绍一种适合于多交叉设计生物等效性分析的可信区间方法,结合一个实例详细给出不进行对数转换和进行对数转换时的不同......

    作者:刘玉秀;姚晨;陈峰;陈启光;苏炳华;孙瑞元 刊期: 2002- 03

点击排行